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 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业内要闻 业内要闻

Cell:我们离长生不老药从未如此接近

药明康德/报道

今日,《细胞》杂志刊登了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——来自荷兰的一支研究团队发现,一种多肽能选择性清除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,重塑它们的青春。

衰老细胞无疑是近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。随着我们的逐渐变老,衰老细胞在体内慢慢堆积。研究人员们相信,这些细胞是导致心血管疾病、关节炎与糖尿病的元凶。去年,《自然》与《科学》杂志分别在上半年与下半年刊发文章,表明通过清除体内衰老细胞,科学家们能让带有基因突变的早衰小鼠活得更久,或是减少这些小鼠动脉内斑块的堆积。此外,研究人员找到了至少7种有望杀死衰老细胞的化合物,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。

然而,一些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可能有一定的局限。首先,这些发现是在基因突变的早衰小鼠中完成的,遗传背景值得考虑。此外,这些化合物大多是癌症药物,有一定的副作用。比如它们会杀死健康细胞,或是造成血小板下降等副作用。因此,科学家们也正在不断摸索新的抗衰老方法,试图让人能常葆青春。

一支来自荷兰的团队带来了突破。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(Erasmus University)医学中心的细胞生物学家Peter de Keizer教授与同事们启动了一项研究,旨在了解为何衰老细胞能在体内存活而不被消灭。要知道,衰老细胞一般都已经累积了大量DNA损伤,理论上应该启动p53蛋白,使其发生细胞凋亡。但出于未知的原因,p53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,让大量衰老细胞在人体中逗留,引发一系列与衰老有关的问题。

而de Keizer教授的团队发现了这些细胞背后的奥秘。原来,这些细胞内有一种叫做FOXO4的蛋白质。它能“锁住”p53蛋白,让它失去原有的作用。在FOXO4的作用下,衰老细胞就能逍遥法外,逃脱凋亡的命运。

那么有什么办法,能够“绑住”FOXO4作恶的“双手”,让p53蛋白能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呢?研究人员们设计了一种多肽,它能够与p53结合,防止它和FOXO4蛋白相遇。但与此同时,它却不会影响p53蛋白的功能。因此,这种多肽有望能让衰老细胞中的p53执行正常功能,促使衰老细胞凋亡。

在体外实验中,科学家们的假设得到了验证。他们往培养皿中加入了这种多肽,并发现FOXO4与p53的结合果然得到了抑制,而衰老细胞也开始凋亡。更重要的是,它并不影响健康细胞。

FOXO4在非衰老细胞中几乎不表达,” de Keizer教授说:“因此这个多肽只会引起衰老细胞的死亡。”

在体外实验得到成功后,科学家们开展了小鼠体内实验。他们选择了一批早衰的突变小鼠,并将这种多肽注射入它们体内。在一般的情况下,这些突变小鼠会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就展现出衰老的症状。它们会开始掉毛,肾脏功能开始下降,运动也变得迟缓。然而在注射入这种多肽后,奇迹发生了。

仅仅过了10天,这些小鼠身上原本稀疏的毛发就开始增多。大约3周后,小鼠的运动能力开始改善,它们的运动距离几乎是对照组的两倍。此外,通过生物标志物的分析,研究人员确认小鼠肾脏的损伤也得到了逆转。

更关键的是,这种多肽在正常的小鼠中也能起到抗衰老的效果。研究人员寻找了一批正常衰老的小鼠,并为它们提供了这种多肽。同样,它们的毛发状况与肾脏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。此外,它们也对外界展现出了更高的探索兴趣,暗示它们的精力得到了提高。

“我们做了一项长达10个月的实验,并每周为小鼠注射3次多肽。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。” de Keizer教授认为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有保障。

这绝对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,”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Francis Rodier教授说道:“这是首次有人证明,你能消除衰老细胞,但不引起任何明显的副作用。”

在取得的巨大突破面前,de Keizer教授依然保持着谨慎。他认为在启动人类临床试验前,还需要更多的研究,以确保它的绝对安全。但他认为,抗衰老领域的前途一片光明:“抗衰老研究的未来有三大方向,预防细胞损伤和衰老,安全地清除衰老细胞,以及激活干细胞。无论采取哪一种 方法,我们都希望能增强组织的再生。”

也许,我们这一代人将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,寿命得到大幅的延长。人类离长生不老药,从未如此接近。

参考资料:

[1] Molecule kills elderly cells, reduces signs of aging in mice

[2] Peptide targeting senescent cells restores stamina, fur, and kidney function in old mice

[3] Targeted Apoptosis of Senescent Cells Restores Tissue Homeostasis in Response to Chemotoxicity and Aging


转自:学术经纬